新2手机会员网址

首页  中医文化

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

发布时间: 2023-04-10

【组成与用法】白术30g,白芍24g,陈皮12g,防风15g。水煎服。

【功效及主治】抑肝扶脾,祛湿止泻。症见泻必腹痛,泻后痛减,反复发作,纳差,腹胀满、舌苔薄白,脉弦或缓。

【病因病机】痛泻之成因颇多,本方证由土虚木乘,肝脾不和,脾受肝制,运化失常所致。其特点是泻必腹痛,泻后痛减。多见于脾虚肝郁而性情急躁的病人,每因情绪影响而发作。肝主疏泄,脾主运化,相互协调,则气机通畅,运化自如。若脾气虚弱,肝郁不达,肝脾必不和谐,则脾之升降,运化,小肠之受盛,大肠之传导均失之以常。脾虚故泻,肝郁故痛,其脉两关不调,弦主肝实缓主脾虚;舌苔薄白,亦为脾虚之证,除痛泻外,有时并见食欲缺乏,脘腹微胀,大便中夹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,均由脾虚肝实所致。

【使用要点】

1)“痛泻要方”由白术、白芍、陈皮、防风组成。方中白术健脾燥湿,甘温益脾胃之阳气,苦温燥脾胃之寒湿;白芍养血柔肝,缓急止痛,治腹痛下利,肝柔脾不受侮而痛除,且能泻肝之急;防风味苦辛温,归肝入脾,具祛风除湿,疏达肝气,升发清阳之功。

2)方中之防风辛散,可协助白术、白芍疏肝健脾,且风药多燥,燥可胜湿,故曰:风药能胜湿,取其燥湿升清,鼓舞胃气上腾,则泄泻自止,临床每多炒炭用之,倍增止泻之效。

【方歌】痛泻要方用陈皮,术芍防风共成剂,

肠鸣泄泻腹之痛,治在泻肝又补脾。

【典型医案】

患者李某,男,40岁。初诊1991年2月19日。主诉:大便溏泄,腹部阵痛。病史:大便溏泄已久,每多腹痛阵作,泻后痛减,偶有黏胨便,日行2~3次,形瘦,纳呆。舌脉:舌苔薄腻,脉弦细。检查:大便常规无异常,大便培养阴性,钡灌肠摄片无异常。辨证木旺侮土,胃肠不和,运化失司。诊断肠功能紊乱。泄泻。治法抑肝扶脾,健脾助运以和肠胃。方药:炒白术9g,炒白芍g,防风炭9g,炒陈皮6g,炙甘草3g,蚂蚁草30g,炮姜炭g,黄芩炭9g,炒山药9g,煨木香9g,乌药9g,炒楂曲各9g,谷芽12g。随访: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半月余,大便次减,日行1~2次,便形较结,腹痛基本缓解,注意情志调摄,节制饮食,治疗2个月后,泻止痛缓,胃纳渐增。

【参考资料】卢祥之.《国医大师张镜人经验良方赏析》[M].北京:人民军医出版社,2012年.

(张镜人经验)

  

摘选自:王荣.中医临证专病专方专药[M],学苑出版社,2022.

【撰稿:王荣  责编:王荣  终审:于斌  】  


【新2手机会员网址】股份有限公司